不会高质量夸孩子,看看这篇就够了

皮囊

我们常听到父母们称赞孩子说:“你好棒啊”、“你真聪明”。但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到,赞美孩子的天赋而非他的努力、策略和选择,会慢性地扼杀他的成长型思维。

在《终身成长》一书中,卡罗尔·德韦克教授选择了400名五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实验,以研究夸赞对孩子的影响。

第一轮,对孩子们进行非常简单的测试,在他们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对其中的一组孩子说“你在这些方面很有天赋”,对另外一组孩子则说“你肯定很努力”。第二轮,孩子们可以自主选择测试的难度,结果第一轮被表扬努力的孩子,有90%选择了更难的题目,被夸赞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题目。第三轮,提高整体测试难度,所有的孩子都挑战失败了,被表扬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被夸聪明的孩子们开始认为自己一点都不聪明了。第四轮,测试难度降低到和第一轮一样,被表扬努力的孩子成绩比第一轮高出30%,而被夸聪明的孩子成绩却降低了20%。

通过研究发现,被夸聪明的孩子容易陷入一种“固定型思维”,这会让孩子失去尝试的勇气,同时失败的挫败感也会让被夸聪明的孩子大受打击。而被夸努力的孩子,他们会觉得自己可以掌控人生的感觉,从而具有“成长型思维”。这样的孩子会积极地投入,通过努力提升自己,不断突破自己的成就天花板。

那么到底如何正确地高质量夸赞孩子呢?

1、对孩子进行夸奖时,要突出重点,不要一句用“你好棒”来赞扬所有的场景,这样次数多了,孩子不知道自己被赞许的特质是什么。夸孩子要根据实际发生的场景,比如说孩子画了一幅画,和你分享,你夸赞“画得真棒”和“颜色丰富,想象奇特,尤其是这个画在这里,很有创造力哦”,后者更细致,让孩子知道父母认真欣赏了他的画,尊重他,并和他分享了具体的内容。

2、夸奖时不要和其他同龄孩子对比,有的家长夸孩子总喜欢说“你比你们班那个谁谁棒多了”,这种贬低别人来突出自己孩子,会让孩子过度争强好胜,形成一种敌对的思维定式,把别人当作假想敌,从而导致孩子忽视自身的努力,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影响孩子们和谐相处。

3、夸过程不夸结果,我们表扬的孩子的时候,不要去表扬他的天分和才智,而应该表扬孩子积极投入的过程,包括他们的努力、专注、坚持和进步。这样的夸奖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同时也促使他们愿意不断尝试和自我提高。比如孩子花了几个星期拼成了一个积木作品,这时候优选的是夸赞坚持:“这个拼图对你来说很有挑战,但你一直没有放弃,坚持这么多天把他完成了。”或者是夸赞尝试“没想到积木居然可以拼出这个,我完全没想到,太有想法了,创新力杠杠的。”

4、表扬孩子一定要真诚,发自内心地赞赏,才能和孩子产生共鸣,如果套路孩子的话,慢慢地孩子也就不愿意和家长分享心情了。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肯定对他们会形成强大的助力,明智且善于夸奖是一种能力,睿智的家长,既表达了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又给予孩子积极的引导,使孩子们相信,他拥有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力量,他可以通过努力、专注、坚持获得进步,他可以不依靠智商和天分而是凭借后天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

*本公众号致力于知识分享、科普教育,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