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影子银行缺位 结构性信用扩张和资产荒并存

中软国际

  本报告导读:

  尽管市场对当前政策的效果抱有一定期待,但我们认为,与高风险相匹配的影子银行渠道缺位,会使得行业缩表压力仍在,信用扩张仍然是结构性的。

  摘要:

  3 月总量数据较前2月下行,平均幅度在5-10个百分点不等,和微观数据的下行速度类似,整体看仍然优于微观数据表现。地产投资下滑至-2.4%,同时销售金额/面积分别下滑至-26%/-18%,较上月增速放缓7/8个百分点,增速变化程度与房企披露的微观数据较为类似,但绝对下滑幅度仍明显优于大中型房企表现。

  新开工面积数据好于预期,且自2021年9月以来,行业持续处于去库存状态,和目前去化率下行的态势稍有不同。2021年按照新开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的总额来看,净去化库存1 亿平方米,2022 年进一步加速,一季度净去化库存5684万方,和目前去化率下行的态势仍然有较大不同。

  尽管我们认为,新开工会持续低迷,主要原因在于预售资金监管叠加低去化率会降低房企新推盘的动力,但在绝对数据层面净去化库存仍然属于超预期的表现。

  本轮周期并不像以往周期一样,在宽松房地产的时候会优先宽松影子银行,目前影子银行仍处于缺位状态,因此,当前满足高风险的融资渠道不存在的情况下,信用扩张仍然是结构性的,二线央国企仍然明显占优。

  本轮的宽松周期,并不是通过影子银行来系统性的宽松行业,达到影子银行---中高风险房企、传统金融机构---低风险房企的全面宽松传导路径,同时,新增地方城投和资产管理公司来分别对项目公司和母公司进行接管,使得仅存传统金融机构和低风险房企这条链。我们认为,由于影子银行的缺位,将使当前的信用扩张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对于二线央国企更占优,受益中交地产、建发股份。

  结构性的信用宽松,也一定会带来具备稳定性现金流的实物资产重估,传导路径就是影子银行缺位下,低风险偏好的传统金融机构会进入资产荒时期,不同资产的贴现率开始分层。经济下行和压力和风险并存,高风险资产率先受到冲击,依靠低风险偏好的传统金融机构来提供信用难度较大,因此,风险分层下,不同资产的贴现率也会出现分层,具备稳定性现金流的实物资产也将得到重估,推荐金融街,受益中新集团等。

  风险提示:政府重新放开前融、再走土地金融模式。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文章来源:国泰君安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