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全国政协委员龚永德:加快研究并出台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

谷歌SEO http://seodayu.com

  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将于3月4日在北京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将于3月5日在北京召开。

  3月1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全国政协委员、毕马威中国前副主席龚永德处获得了《关于加快研究并出台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的提案》。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将“绿色低碳”作为考量维度的ESG投资理念也日渐受到行业的重视。ESG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共识和理念高度一致,倡导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友好(E)、社会责任(S)以及公司治理(G)。

  近年来,企业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披露已经成为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风险,以及政府或监管部门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基于此,龚永德认为,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需要达到高质量、一致性和可比性。

  根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披露框架,企业对可持续发展信息的披露通常包含环境、社会和治理等信息,涉及公司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等方面。据统计,基于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披露要求或指引,2020年有111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可持续发展信息。不过,龚永德指出,企业披露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在范围和精细化方面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例如:对披露事项的覆盖率不一致,《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白皮书(2021)》显示,以2020年度中证800 成份公司披露的信息为例,只有16.4%的公司披露了碳排放情况,而100%的公司披露了独立董事占比情况;披露的信息涵盖范围有待扩展;定量信息披露的比例有待提高,如中证全指成份公司中,2020年度的碳排放披露率为4%,而气候变化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指南(TCFD)研究的1651家公众公司中,有37%的公司于2020年度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信息。

  龚永德建议,要汇集多方力量,加快研究并出台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在2022年制定出中国准则编制的具体方案和出台时间表,并力争发布准则框架的征求意见稿。

  在研究和制定准则的过程中,龚永德认为,可以考虑四方面内容:一是要充分研究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报告准则。2021年11月3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宣布成立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ISSB将在整合现有框架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准则,为全球金融市场提供全面的可持续信息。

  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是按市值计算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保持与全球通行标准的一致性和可比性至关重要,建议充分研究国际的报告准则,并参与国际准则的制定。

  二是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受到所处地区、行业以及企业特性等因素影响,差异较大,建议在充分借鉴国际准则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原则,考虑企业客观实际,考虑境内外信息需求差异,考虑不同的监管需求等因素,对具体的信息披露要求和内容实施“分步走”策略。

  三是修订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上市公司目前执行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中有关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而必须的公司治理、风险管理、业务流程、政策及内控等特定规范有待加强。强健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在风险管理、数据质量等方面,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议及时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进行修订。

  四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大批专业人才。有关部门可考虑定向培养,例如在行业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中专设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研究方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