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研读:积极布局稳增长主线

北京剧本杀 https://www.td010.com

  【政策加码推动行情扩散】

  稳增长政策全面加码,服务业纾困补齐“短板”,政策的加码推动行情扩散,投资者集中减仓和调仓接近尾声,“三底”已依次确认,坚守稳增长市场主线积极布局。首先,近期稳增长政策涉及面不断扩大,制造业升级和新基建助力投资稳中有进,服务业纾困举措精准指向消费短板,未来政策不断细化有望推动消费更快企稳。其次,前期稳增长主线更聚焦于低估值的传统行业,政策扩散后预计稳增长主线将更加多元,稳增长主线中价值与成长风格更加均衡。最后,节后第二周市场流动性压力快速得到缓解,投资者集中减仓和调仓已接近尾声,海外扰动因素高峰已过,人民币资产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政策底、市场底与情绪底已依次得到确认。建议坚守稳增长主线,重点围绕“两个低位”积极布局优质蓝筹。

  坚守稳增长主线,围绕“两个低位”继续布局优质蓝筹。稳增长政策全面加码推动主线行情扩散,政策底、市场底和情绪底已依次确认,建议投资者紧扣“稳增长”主线,重点围绕“两个低位”积极布局优质蓝筹。具体包括:1)基本面预期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重点关注前期受成本问题压制的中游制造,如汽车及零部件、光伏风电设备等,基本面预期仍处于低位的航空和酒店;2)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品种,建议关注地产信用风险预期缓释后的优质开发商、建材和家居企业,现金流明显改善的通信运营商,新基建领域的智能电网及储能和受益“东数西算”的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受部分龙头下跌冲击后的港股内容驱动的互联网龙头,以及具备新材料等新业务发力能力的精细化工企业。

  【社会服务:修复逻辑强化,引导平台经济让利引发关注】

  2 月18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 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填补了稳增长中的政策短板。文件针对整体服务业领域推出一系列减税降费和金融支持举措,对最为困难的餐饮业、零售业和旅游业进一步提出“精准滴灌”式的纾困措施,并强调了“动态清零”基调下的“精准防控”。稳增长政策背景下,该政策展现政府对拉动消费恢复的态度,服务业作为消费中受疫情冲击最为直接和严重的领域,政策的边际效应显著。我们认为,这对消费产业的疫情修复逻辑投资主线起到强化作用,同时也突显消费重要性,建议增加布局。而文件中关于“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的提法引发的担忧已显过度,我们认为实际边际影响有限,并不意味平台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变化。

  【物流和出行服务:政策纾困缓解压力,基本面尚赖需求反弹】

  发改委等14 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我们认为暂定预缴增值税能改善进项税较少的航司现金流,料三大航对应金额1~2 亿、整体影响或有限。若按海上运保费、港口费得以减免测算,以2 月航空煤油出厂价为基数能够节省航司2.8%的航油成本。我们认为后疫情时代政策环境或较为积极,利好行业修复。两会后国内出行政策或迎来放松,Q2 需求有望复刻去年同期快速恢复的趋势,若Q3 起国际线政策松动,国内供需格局有望改善,2019~25 年民航RPK、ASK cagr 或分别为5.9%、4.5~5%,其中2022~2023 年ASK 年化增速或仅3%,供需增速差有望打开票价的弹性空间,新一轮供需主导的航空周期或将启动,三大航有望受益于需求快速修复、2023~24 年净利率或恢复至5%~10%高点,同时建议关注基本面修复的华夏航空、成长确定性更高的春秋航空。

  【通信:“东数西算”启动,持续关注IDC 产业链】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文,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 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此前,我国中央与地方已经陆续出台多项政策,统筹规划数据中心集约化、规模化、绿色化发展。作为新基建代表,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覆盖范围广、带动效应强,有望充分受益“东数西算”工程推进,建议关注数据中心产业链。重点推荐运营商龙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数据中心产业链推荐宝信软件、光环新网、英维克、佳力图等;物联网龙头移远通信、和而泰、广和通等;持续关注光纤光缆、ICT 设备、光模块等数字经济产业链龙头。

  【兔宝宝:装饰板材首屈一指,成品家居后起之秀】

  公司作为国内人造板龙头企业,具备品牌及产品优势,并以此拓展至成品家具领域,B 端跻身行业前三,C 端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且具备较大发展空间,双渠道发力下公司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发展。我们给予公司2021~2023年EPS 预测0.92/1.10/1.40 元,给予2022 年18xPE,对应目标价19.8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绿城中国:高信用,好品质,谋扩张】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资金成本占据优势,低于大多数民企。公司长期坚持高品质,品牌和产品口碑优秀。在财务安全和高品质的背景之下,公司也具备积极的扩张意愿,有望重回增长周期。我们首次覆盖并给予“买入”

  的投资评级。

  公司治理结构完善,资金成本占据优势,低于大多数民企。公司长期坚持高品质,品牌和产品口碑优秀。在财务安全和高品质的背景之下,公司也具备积极的扩张意愿,有望重回增长周期。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 年EPS为1.64/1.88/1.89 元/股,参照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2022 年8 倍PE,对应目标价16.9 港元/股,公司当前股价12.0 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的评级。

  【和而泰:汽车与储能业务突破,平台能力凸显】

  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59.86 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控制器业务实现收入57.75 亿元,同比增长23.77%,业绩增长稳健;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53 亿元,同比增长39.73%;公司毛利率逐渐企稳回升至20.97%,降本增效成果凸显,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2.18pcts,驱动净利率同比提升1.36pcts 至10.37%。我们认为,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控制器龙头,传统业务优势显著,汽车电子、储能等业务将迎来快速发展,射频芯片业务长期趋势向好,在综合竞争力提升、产品结构优化和宏观因素冲击减弱背景下,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改善,盈利水平不断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归母净利润将达7.31 亿元,给予2022 年40x PE,上调目标价至32 元,维持“买入”评级。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文章来源:中信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