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09日至10月17日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武汉)在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亮相,本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由大艺博、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湖北省楚商联合会共同主办。作为史上规模最大、展期最长、内容最丰富的一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本届武汉大艺博吸引了来自全球15个国家近150所高等院校800多位艺术学子及青年艺术家超过3000件作品参展。自2012年创办之日起,大艺博便致力于打造开放、积极和充满活力的青年艺术推广平台,十年来,大艺博共在广州、深圳、上海、武汉举办了十三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为将近7600位青年艺术家的21400多件作品提供免费展示的机会,4000多位艺术家通过大艺博项目售出作品获得资助。
湖北省副省长张文兵宣布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武汉)开幕
全新一代大学生艺术呈现学院、活力、潜力
本届武汉大艺博的参展艺术家中,六成来自中国的八大美院,四成来自艺术院校及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其中,六成为硕士及博士专业学历,近四成为本科学历,整体呈现学院派及高学历的特征。参展艺术家中,90后、00后艺术家人数占了八成,是大艺博的绝对主力,其中90后占据70%,00后参展人数比去年激增3倍,以显著的上升势头抢占了接近10%的参展名额。成长于全球一体化、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的这批艺术新生代,身上有着时代赋予他们的鲜明特征,他们的创作更开放,更有活力,更具国际视野,更有实验精神,这些特点在今年的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届的参展作品几乎涵盖现有美术院校纯艺术专业的所有教学门类,油画、国画依然是绝对主力,占比近六成。虽然整体以架上作品为主,但年轻的创作者们在主题题材、创作手法、绘画语言、材料试验等各个方向上不拘一格的积极探索,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参展艺术家及参展作品构成保持一贯鲜明定位:学院、活力、潜力。
大咖看见当代大学生艺术创作与教育
网易艺术非常高兴在开幕现场邀请到著名策展人及评论家吕澎老师、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杰老师、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何军老师接受采访,走进他们视角中的当代大学生艺术创作生态?以及在当代艺术的创作形式与内容日趋丰富的背景下,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会有哪些具体回应?
在吕澎看来,因为资讯的发达当代大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国内、国际最新最全的艺术状况,积极的一面在于可以全面了解全球艺术的丰富内容,消极的一面则是对这种丰富性也许并不能很好的消化,“艺术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和形式问题,它发自于思想和内心。”因此他强调面对丰富性需要以艺术家自身为出发点做出相对具有成熟度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张杰对当代大学生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创作状态印象深刻,他认为今天的年轻人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多元、更加敏锐,因此也更加的具有一种创新性的发现。同时今天的年轻人对自己的艺术追求更加自信,“所以他们在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更加突出个性,表现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感受、独特的判断。”因此也就形成了像大艺博这样多姿多彩的展览。
何军观察到当代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是艺术创作的科技感和国际化,同时他也谈到年轻一代在图像、色彩的应用上进一步脱离对客观世界的解读方式,“他们更多的是展示个人生活当中的兴趣与体验,强化自己的趣味,强调自己的兴奋点。”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艺术的创造力,伴随着手法的更加多样,色彩的运用也就更大胆。
谈及今天高等艺术教育的对全新一代创作群体的回应,吕澎直言教育最主要功能是给予可能性与开放性,引导学生尽可能的去熟悉人类已有的路径,在此基础思考今天应该创造一个什么样的新路径、实现什么样的新艺术?“任何东西一定是在过去文明基础之上的再次强调,所以文明它自有一个传统,如果你认为这个传统并不重要,实际上你自己也不重要。”作为高校教师张杰介绍到当下美术院校教学中学科交叉是非常普遍的,科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与艺术的联系越来越多,新的专业、新的学科在不断的发展创新,同样重要的是艺术教育与社会和大众的对接,这对学生艺术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同样是高校教师的何军介绍到当代艺术高校对年轻一代学生的包容性更强,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当代艺术,甚至未来前沿的语言尝试,都可以包容其中,另外他谈到美术学院中的一个共识,即作为艺术培养的本科、硕士乃至博士阶段,可能也只是人生艺术历程中的一个小阶段,但这一阶段的知识储备不容小觑。
NFT热潮在大学生艺术群体中开始风靡
2021年最火爆的艺术形式“NFT加密数字艺术”以及“潮流艺术”、“纪录片单元”也在本届武汉大艺博首次亮相,展现未来科技与艺术交织、潮流与艺术融合的新态势。NFT加密数字艺术作品展示专区,是大艺博携手国内NFT应用的首批探索者umx.art合力推出,并有20位同样对艺术新生态跃跃欲试的新锐艺术家共同参与的一次面向未来的试验。今年武汉大艺博的NFT加密数字艺术作品专区,不仅仅是一个展览,更是一次探索试验,探索将NFT这股科技力量转变为发掘、扶持、推广青年艺术家的强力助力的可能,也在探索借这股力量推动艺术走向大众的更多可能。
吕澎认为NFT是手段、材料、技术,只是艺术家创作的工具,而不是目的,“目的是什么呢?仍然是精神领域的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的不断发展给艺术家提供了各种可能性,但是并不一定就能做出真正有意义作品,吕澎仍然坚信关于艺术“真正的还是要在精神领域和思想领域去考察。”在张杰看来艺术在变,世界在变,当传统的表现形式不足以表达这种变化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艺术与科技融合是一种水到渠成的结果,年轻人对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也许更能体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何军拿曾经的数码摄影来类比现在的NFT,他相信对于新事物我们是必须要接受的,同时他也相信NFT只是一个开始,后续的具体应用场景还会持续深化,包括但不限于艺术家和收藏家的互动,更迅速更便捷的传播环节,艺术更容易今日生活而变得日常化……
第二届武汉大艺博现场NFT专区
在大艺博的现场,NFT是最热门的艺术表达,但更广泛的创造仍是绘画、雕塑的实体,当代艺术极具感召,但从不能否认其来自传统艺术的影响,正如吕澎老师所言“文明它自有一个传统”,表层常新,但内核依然。透过大艺博我们也许无法看见当代年轻创作群体的全貌,但它却是我们一个重要的窗口,看见最新形式的探索,最新艺术的创作与最新艺术教育的回应,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样本——这一群体开始越来越多的囊括Z时代,而定格在2021年秋天的来自800多位青年艺术家的超过3000件作品。
展览信息:
2021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武汉)
展览时间:2021年10月9日-10月17日10:00-18:00
展览地点: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696号)
主办单位:大艺博、武汉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湖北省楚商联合会
协办单位:广东今盛文化艺术策划有限公司
门票:50元/张(儿童免票;学生凭有效学生证免票入场)
学术支持: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依兰姆美术学院
为庆祝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博览会(武汉)的盛大开幕,10月9日晚8点,800架由穿越千机带来的无人机从武昌江滩鑫呈足球公园列阵起飞,在长江上空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无人机表演!
(图文参考资料来自大艺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