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贸格局演进新趋势

投资电影 https://www.touzitop.com/

  今年12月11日是中国入世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亦深刻改变了全球经贸发展格局;全球经济一体化极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亦有力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20年沧桑巨变,因中国的深度参与给全球经贸格局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持续影响着全球政治格局的进一步演进。

  我们盘点一下中国20年来的经贸数据对比情况。

  200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2万亿元人民币,居全球第六位;其中出口额约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4.3%,进口额约占世界总额的3.8%。202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到32.16万亿元人民币,货物贸易已连续多年居于全球第一;其中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的14.7%,进口额约占世界总额的12%。同时,中国是世界上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其中也包括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

  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为1.16万亿美元,在全球排第六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约为4%;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16.01万亿美元,在全球排第二位,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7%。20年来,中国在全球经贸中的排位不断上升,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是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的引擎,甚至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秘籍在于深深嵌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中,对内不断深化改革,对外不断扩大开放。

  全球化浪潮浩浩汤汤,即使在疫情干扰下,今年仍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本周刚刚更新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贸易增长强劲并预计将达到历史新高水平,2021年全球贸易额将达到约28万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约5.2万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约2.8万亿美元。

  可惜事物发展的规律从来不是线型模型,更多是螺旋式上升的模式。对于如上的全球贸易等数据,需要有辩证的态度,盖因全球形势并非一片大好。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本是此轮全球经济一体化中的最大得益者,但由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群体崛起,重构了世界经济格局,改变了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世界经济的垄断,削弱了发达经济体对世界经济的主导权。由此引发他们对这轮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讨论、反思乃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纷纷抬头、单边主义大行其道……发达国家导演的这些“反全球化”大剧一浪高过一浪。加之疫情全球大流行,致使更多人开始审视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在突发危机面前的脆弱性。

  现在的国际“大三角”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发挥了各个市场的要素优势,即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提供技术和市场、中东地区提供能源、拉美和非洲地区提供原材料,通过中国这个最大的“世界工厂”完成制造,形成了全球供应链产业链的闭环。随着中国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即使美国等攫取了整个价值链中的超额利润,但他们希望中国永远处于价值链中的低端,永世受他们的盘剥和控制。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很难挣脱这种宿命,但中国肯定不会安于这种强加的命运安排。所以,看清了中国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经济矛盾,也就看清了“反全球化”的实质。

  发达国家主动要求“脱钩”、疫情催生的不确定性,尤其是中国提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加速解构重建目前的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链从全球长链向一国或相近地区转移。至为关键的是,全球经济增长中心、全球投资、全球需求、全球创新将逐渐向东亚转移。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