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宏观周报:“学习效应”缓解疫情压制

怎么将pdf转换成word https://www.pptmuban.com/

  7 月下旬以来,国内本土疫情多次反弹,新型变异毒株奥米克戎的出现也引发担忧。一般而言,较大规模的疫情反弹通常会阶段性压制消费。但从11 月消费数据来看,疫情反弹对消费的短期影响似乎显著小于8 月。我们认为,在“学习效应”下,政府精准防控的能力、居民线下消费的意愿都在提升,有助于一定程度上对冲疫情反弹对消费的短期扰动。展望明年,对于可能的疫情影响不必过度悲观,在稳增长政策等支持下,居民消费或将温和修复。

  今年7 月下旬,新冠肺炎德尔塔变异病毒进入我国并扩散传播,国内疫情防控压力增大。从数据来看,可以观察到两个主要变化:第一,本土疫情反弹变得更为密集,全国范围内连续出现新增病例。7 月以来,不到6 个月内便出现了4 轮较大规模的本土疫情反弹1.10 月中旬至今,连续两个月每日都有本土新增确诊病例。第二,疫情波及的地域范围更广,呈现传播链条多、局部散发和小规模聚集性特征并存的情况2.7 月以来,全国每个月新增病例数量都超过300 例,8 月、11 月两轮疫情期间,波及的省份数量在15 个以上。并且,近期的疫情并不是单一链条传播,比如10-11 月的疫情反弹,同时存在多个互不相关的传播链。

  8 月和11 月份疫情反弹规模相似,但对居民消费的短期影响表现却明显不同。这两轮疫情,持续时间分别为37 天和41 天,传染链分别波及至少16 个省份和21 个省份,全国单日最高确诊量分别为108 例和93 例3,规模总体相近。

  但从消费数据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 月复合增速下降2.1 个百分点至1.5%,而11 月的复合增速仅回落0.2 个百分点至4.4%,剔除物价后的实际复合增速则与10 月持平。其中,11 月商品零售复合增速较10 月改善0.3 个百分点,粮油食品、饮料、日用品等日常消费大多改善,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11 月消费受疫情影响小于8 月,一方面可能和疫情波及省份的消费体量有关。表面上看,11 月疫情波及范围更广、涉及的省份总消费体量更大。10-11 月出现确诊病例省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总额的80%,比7-8 月高11个百分点)。但从疫情集中影响的省份来看,7-8 疫情集中出现在江苏、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而10-11月疫情主要出现在内蒙古、黑龙江、辽宁、甘肃等省份。如果考察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 例的省份,则7-8月有5 个省份、占全国消费比重26%,10-11 月有6 个省份、占全国消费比重18%。这表明11 月受到疫情集中影响的省份消费体量相对更小,对全国总体消费的拖累相对也可能更弱一些。

  更值得关注的是,连续疫情反弹带来的学习效应,可能有助于缓解疫情对消费的扰动。“学习效应”本意是指企业工人通过“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积累经验和技术,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长期生产成本。疫情反弹过程中的学习效应,主要体现为:(1)政府科学、精准防控能力提升,防疫政策对生产生活的扰动会有所下降;(2)居民更加适应局部疫情反弹情况下的生产生活,恐慌情绪缓解。这种学习效应有助于提高疫情防控效率、降低疫情防控对经济运行的扰动。表现在数据层面,便是面对同等规模的疫情反弹,消费受到的扰动在变小。

  在疫情防控方面,我国已进入第三个阶段,防疫工作更加科学精准。我国疫情防控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突发疫情应急围堵阶段、常态化防控探索阶段、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4。第三阶段从今年8 月开始,对应的是德尔塔变异株在国内传播。这一阶段,我国首次在有疫情反弹的情况下防疫严格度指数下降(此前3 轮防疫严格度下降,都是在疫情基本“清零”情况下才出现)。9 月,国家发改委表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同时,增加科学柔性管理,保障好人民群众基本消费活动”5;12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先后要求,要“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6.11 月中旬以来,我国防疫严格指数已逐渐降至60 以下,疫情防控更加注重精准有效

(文章来源:中国国际金融)

文章来源:中国国际金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