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东生:“三板斧”应对逆全球化

语聊

  持续变革转型。

  在全球产业格局重构、贸易环境多变的当下,制造企业如何进一步全球化发展是重要话题。

  近日,在2021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与全球化发展论坛上,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谈道:“基于世界经济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大背景,中国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提升核心竞争力,向价值链上游升级是必然选择。”

  在他看来,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不仅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强劲增长,也促进了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的落地实施。TCL经过持续转型升级,目前已形成智能终端、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三大核心产业,拥有全球化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完整布局,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产业集团。

  近年来,TCL收购重组、布局新赛道,从电子消费类制造企业转型为高科技企业。李东生表示,在转型过程中,最关键一步就是建立TCL华星,进入半导体显示产业。

  2010之前,“缺芯少屏”一直制约着中国电子产业的发展。在国家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政策的促进下,2009年,TCL斥资245亿上马华星光电,将业务能力上探至半导体显示面板产业。随后十年间,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共8条面板生产线、4座模组工厂、投资金额超2400亿元。

  TCL华星的成功使得企业掌握了核心部件,建立了垂直一体化产业链,同时还引入工业4.0和智能制造,工业能力大幅提升。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行企业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产业升级的同时,TCL也构建了全球产业布局,包括全球生产制造、全球营销、全球研发、全球服务等。正是基于全球供应链,TCL面对全球贸易规则变化时能迅速应对。

  李东生总结了应对逆全球化的三大战术:第一是坚守北美市场。为了突破贸易壁垒,TCL通过增加在墨西哥工厂的产能,并快速加建第二个工厂,优化北美市场产业供应链布局;通过优化渠道和产品结构,探索用户运营的新业务模式,来增加业务收益,对冲一部分关税的成本。同时承担由于加税带来的额外成本的损失,坚守美国市场;

  第二是调整海外产业链布局,分散经营风险。TCL通过扩建越南工厂、新建墨西哥第二工厂,同时中环半导体将通过TCL的合资企业集团,在马来西亚建立太阳能电池工厂,这些产业链布局的完善,将进一步助推全球化业务的发展;第三是扎根当地,在地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张晓强表示,当前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要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特别是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加快数字化发展。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经历了从落后到领先的历程,用十年左右时间实现了巨大的跨越式发展。龙头骨干企业的成功经验应进一步发扬光大,以利于在今后突破大规模集成电路等若干“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在保护主义、反全球化逆流涌动之下,我们更要坚持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健康前行。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